电话:0551-65127153

【诱人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

【诱人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

发布时间:2014-12-15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于传统农业效益低,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出农业。“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反映了社会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关注。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并由他们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展望我国农村发展的职业选择,农民将不再是一种身份印记,而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职业农民有啥不一样?


浙江商人陈文新一年前在上海近郊承包了1.3公顷土地种植绿化苗木。与传统农民不同,陈文新拥有一栋两层的办公楼,每天和他的8名雇员在此准时上下班。“我本来就是个地道的农民,10年前辛辛苦苦干一年才能赚1000元,因为种田的收益太少才出去经商;如今上海到处都是绿化工程,苗木种多少就能销多少,一年轻轻松松净赚4万元。活多了忙不过来,还雇了8个人帮忙。”


陈文新这样的农民,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型职业农民。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给“职业农民”下了一个定义:职业农民就是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如果说这个定义比较晦涩的话,我们可以相对简单地把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理解为职业农民。


从农村一般情况来看,职业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领头羊,他们的理念比较新,资金、技术等实力比较雄厚,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强于一般农民。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职业农民的全面的统计数据,但从福建漳州11个市级农村固定观察点230个农户十几年来的跟踪调查数据来看,220个样本户中够上职业农民的有18户,占8.18%。18个大户中有12户成为当地的先富户,其余6户也位居中上水平。由此可见,职业农民在整个农户中所占比例很低,但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远高于一般农民。


如果把职业农民称为新型农民的话,那么与他们相对应的就是传统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城里人干几天”可能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写照。如果也要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把他们表述为:农村中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实力和收入都较低的农民。这部分农民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5%~70%。


职业农民干什么?


窦华军,是天津市大港区太平镇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窦华军有一座自行设计的车库,里面停放着多台农机具。他是从2004年开始投资买农机的,最初只有一台小麦收割机。目前,他已拥有11台大中型农机具。每当区农机局计划推广一种新农机时,他都会先行先试。2006年政府号召太平村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实验,窦华军购买了一台玉米收割机。因为是新物件,很多人不敢用,他率先在自家地里做上了实验。通过试验,他不仅熟悉了新机械,还打消了大家的疑虑,从那以后玉米机收在全村推广开了。窦华军的农机服务越做越大,不仅全村的土地都包给他耕作,他的农机服务业务还开拓到了河北省等地。


石振民、杨秀岩夫妇,是黑龙江省五常市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2004年以后,村里3700多口人,有2200多人陆续外出务工,看着村里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石振民提出把他们耕种不好的土地承包下来。乡亲们一听不用种地就能拿到钱,农忙的时候还可以额外打打工,不少人就主动把地转租给了石振民,石家的承包田六七年间发展到近1.2万亩。他们耕种的土地横跨5个乡镇16个村。他购买了20多台(套)大型农机具,有时不够用还得租借一些;秋收时候,每天用工300多人。去年,他家生产粮食1500多万斤,能装满100多节火车皮,纯收入至少500万元以上。


李进民,山西省清徐县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2006年被评为太原市十佳农民经纪人。上世纪80年代,李进民便开始和蔬菜打交道。从最初的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卖菜,到在大城市设立自己的销售点,再到蔬菜出口,20年间,他的蔬菜生意从本乡本土做到了海外。1996年,李进民经多方考察得知,日本胡萝卜品种好,便赶赴日本为菜农买回了种子。为打消菜农的疑虑,他提前与菜农签订收购合同。根据各国市场行情和对蔬菜的规格要求,李进民又将自己的信息、经验推广到晋中、阳曲等地,并走到地头对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指导。他说:“我是农民,我的目标就是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道路。”


这三个职业农民所干的职业各不相同,但如果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他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行业:


1
新兴行业

如窦华军就在当地率先进行玉米的机械化收割。这是因为,新兴行业虽然具有较高的利润,但往往也具有较高的风险,而小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冒险的意识要低于职业农民,因此职业农民会率先进入新兴行业,并从中获得较高的收益。


2
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

如石振民夫妇。这是因为规模经营一方面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职业农民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他们能够从事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大规模的生产经营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带来规模效益;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职业农民的实力,从而形成了规模和效益的良性互动。


3
服务性行业

如李进民从事蔬菜经纪人行业。经济学上的微笑曲线理论可以解释这一问题。一个产业的利润,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一般而言,研发、销售等服务领域的利润要高于生产领域。研发、销售等服务领域处于产业链的前后两端,生产则处于中间位置。那么利润分布就呈现出一条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这条曲线非常像一个微笑的嘴巴,所以取名“微笑曲线”。因为具有较高的利润,所以许多具有经济头脑的职业农民选择从事服务性行业,而不是低利润的生产性行业。


职业农民有什么作用?


从以上几位职业农民的例子可以看出,职业农民通过率先采用新技术、发展规模经营等方式,获得了远高于普通农民的经济效益。但是,成为一名职业农民就只有经济效益吗?不是,职业农民还会带来多种社会效益。


首先,可以解决“无人种地”问题。随着我国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业和农村进入二三产业和城市就业。于是,另一个问题就逐步凸显出来:“谁来种地?”职业农民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思路。


其次,能带动新事物的普及。在窦华军最初引进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时候,因为乡亲们对这种新事物了解不充分,因此他们不敢用,也就得不到新事物带来的收益。窦华军第一个“吃螃蟹”,虽然承担了风险,但也获得了比一般农民更多的收入,经营的规模也扩大了。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一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乡亲们对新事物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于是又有一部分村民开始向窦华军学习,新农机的应用范围扩大了。我们把这些农民称为“学习仿效型农民”。


这个例子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学上新事物扩散的一个过程:从职业农民,到学习仿效型农民,最后到普通农民。职业农民率先采用新事物,在他们的带领下,新事物逐步扩散到普通农民,于是,当地农业的整体水平就提高了。


职业农民如何培养?


1
自身的努力

以上几个人的成长经历明确告诉我们,自身的努力是成为职业农民最主要的因素。新的理念、新的技能都是通过他们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掌握的。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市场不断出现,这对农民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只有学习和努力,才能保证自身素质能够适应新条件下的新要求。


2
政策的扶持

政府要切实为职业农民的培育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系,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工商登记、项目审批、技能培训、土地、税费、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


3
社会的帮助

河南省鹤壁市南苏村有1930口人,原来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人均年收入仅6000元。后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鹤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把产业链条延伸到田间,把农业大田建成“第一车间”,该村22名种田能手成立农机合作社,负责代管全村3000多亩土地,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经营模式。正常年景该村22名“职业农民”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


可以看出,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帮助,有效促进了职业农民的成长。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一种不同环节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和帮助职业农民的发展。要鼓励和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职业农民培育投资,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教育、生产的第一线上来,给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职业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