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坚两优58
申 请 者: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 种 者: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HA1705S×M280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1天,比对照天优华占晚熟0.3天。株高106.8厘米,穗长22.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2万穗,每穗总粒数153.4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3.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4、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2%,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81毫米,碱消值6.2级,长宽比3.3,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9.9天,比对照五优308早熟0.4天。株高103.5厘米,穗长22.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6万穗,每穗总粒数178.5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2.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5、3.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高感褐飞虱,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冷性中等。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0%,垩白度0.1%,直链淀粉含量17.5%,胶稠度78毫米,碱消值7级,长宽比3.1,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产量表现:2019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6.9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6.80%;2020年续试,平均亩产521.7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8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9.3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6.30%;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45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60%。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28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6.45%;2020年续试,平均亩产552.56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3.8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92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1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88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3.92%。
栽培技术要点:在华南作早稻种植:1.适期播种,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期播种。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亩基本苗数约5-6万。3.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本品种为氮高效品种,分蘖力较强,丰产性好,品质优,中等肥力水平亩用纯氮10-12千克。施足基肥,基肥辅以有机肥为最佳,早施回青肥,重施分蘖肥,促早分蘖,拔节前期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适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防止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灌浆结实。4.适时防治病虫草害:根据当地植保预报,适期防治病虫害。尤其做好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双季晚稻种植: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一般6月中旬播种为宜,秧田亩播种量不超过15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2-1.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状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20天内或叶龄5.5叶龄移栽,栽插规格以16.7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为宜,每穴栽插2-3粒谷苗,亩插基本苗8~9万。3.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栽培,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配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每亩纯氮控制在10千克左右;大田移栽后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复水抽穗、后期湿润灌溉的原则。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广东省(粤北稻作区除外)、广西桂南、海南省、福建省南部的双季稻区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白叶枯病重发区不宜种植。适宜在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的双季稻区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1天,比对照天优华占晚熟0.3天。株高106.8厘米,穗长22.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2万穗,每穗总粒数153.4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3.6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2%,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81毫米,碱消值6.2级,长宽比3.3,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9.9天,比对照五优308早熟0.4天。株高103.5厘米,穗长22.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6万穗,每穗总粒数178.5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2.8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0%,垩白度0.1%,直链淀粉含量17.5%,胶稠度78毫米,碱消值7级,长宽比3.1,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适应性:
产量表现:2019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6.9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6.80%;2020年续试,平均亩产521.7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8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9.37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6.30%;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45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60%。
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28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6.45%;2020年续试,平均亩产552.56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3.8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92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1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88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3.92%。
抗性: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4、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
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5、3.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高感褐飞虱,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冷性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