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育肥是指从 2 月 龄 开 始 通 过 合 理 的 饲喂,提高饲草饲料的品质,加强饲养管理,到4~6月龄时体重达到成年羊的1/2以上即出栏上市。羔羊育肥的优势在于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集约化饲养、产业化生产。
1 羔羊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
1.1 尽快吃上充足的初乳
羔羊的抗病能力较差。而初乳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羔羊吃上充足的初乳可以获得被动免疫,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的目的,为之后的强度育肥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新生羔羊的体质较弱,无法自行寻找奶头吃奶,需要人工辅助。
1.2 及时补饲
一般在羔羊出生后1周的时间即可以对其进行补饲,此时羔羊已具备自由采食的能力。在7日龄时就需要有意识的训练羔羊采食。开食料要选择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鲜草,并且在饲喂前可进行适当的调制,如铡短、切碎等,同时提供适量的精饲料,最初补料的目的是为了让羔羊熟悉除了乳汁以外的饲料,在饲喂时不宜贪多而饲喂过量,要少量多次的添加,一方面可以避免浪费,另一方面可以让羔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羔羊的瘤胃即可以逐渐的发育,消化机能也逐渐的完善。
1.3 适时断奶
羔羊到了2月龄以后,母羊的泌乳量开始逐渐的下降,采食饲料的量逐渐增加,此时即可以对羔羊实施断奶。在断奶的前1周需要适量地减少母羊精料的饲喂量,青绿多汁类的饲料也需要减量饲喂,目的是让母羊的泌乳量降下来,防止母羊发生乳房炎。羔羊断奶的方法很多。
2 羔羊预饲期的饲养管理
断奶成 功 后 的 羔 羊 不 能 立 即 的 转 入 育 肥 阶段,需要一段时间的预饲期,让羔羊有一段的时间来适应日粮的变化、养殖环境的变化、饲养方式的变化等,尽可能的减轻应激反应的发生,以便于让羔羊顺利的进入育肥期,提高育肥效果。在预饲期,要注意做好羔羊的观察工作,包括采食量、排泄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等,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的处理,以使其顺利的进入育肥阶段。
3 羔羊快速育肥
3.1 加强品种的选择
不同品种和类型肉羊的产肉性能不同,优良的肉羊品种,应具备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品质好、产肉量高等优点。在品种的选择上可以通过杂交改良来获得,一般可以选择国外引进的一些优良品种,对我国本地肉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获得的杂交一代或者杂交二代,由于杂交优势通常具备父母代的优点。
3.2 选择合适的育肥方式
根据育肥季节和本场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育肥方式是关键。在青草旺盛的季节可以选择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进行育肥,选择优质的牧场,白天放牧,归牧后适当的补充混合精料,可以提高育肥效果,并且放牧还可以使羔羊的体质得到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在枯草季节则可以选择舍饲育肥,
便于管理,羔羊的均匀度高,但是要注意采用全舍饲育肥方式一定要做好饲料的搭配工作,让羔羊得营养全面、充足、配比合理的营养物质。羔羊
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要根据羔羊在不同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合理的提供日粮,以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增重,达到理想的育肥效果。
4 加强育肥羔羊的管理
4.1 加强环境的管理
羔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要 想 成 功 育 肥,需 要 提 供 适 宜 的 育 肥 环境,注意控制好羊舍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光照以及饲养密度等,以提高羔羊的舒适度。还要注意控制好羊舍的环境卫生,每天清扫,定期消毒。 加强疾病的预防羔羊的免疫系统还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抗病能力较差,一旦羔羊患病会严重影响育肥效果,因此,要加强羔羊疾病的预防工作。必要的话可以使用适量的药物进行预防,另外,羔羊在快速育肥前需要进行全群驱虫。还需要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相关的疫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2 加强日常的管理
羔羊在育肥前需要根据性别、体重、大小等进行合理分群饲养,这样保持同一群体的差异不过大,便于管理。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羔羊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否则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增重。尤其是要注意避免羔羊出现换料应激,在换料时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让羔羊有适应的过程。
4.3 加强疾病的预防
羔羊的免疫系统还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抗病能力较差,一旦羔羊患病会严重影响育肥效果,因此,要加强羔羊疾病的预防工作。必要的话可以使用适量的药物进行预防,另外,羔羊在快速育肥前需要进行全群驱虫。还需要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相关的疫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