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牧草种植业蓬勃兴起,种草养畜对于农户既改善了畜禽日粮结构、节省饲粮,又将种植业、养殖业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土地的经济利用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有些牧草供种者通过广告媒体片面夸大某些牧草的优良特性,将其说的完美无缺,诸如某种牧草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产量高,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各种畜禽都喜食,易栽培管理,无病虫害等等,使引种者眼花缭乱,不知选择哪种牧草种植好。但也有部分农户人云亦云,盲目引种一些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与本地环境相悖、与饲养畜种食性相异的牧草品种,其结果畜禽不爱吃,生产性能未能得到提高,种草未达到目的,经济效益不高。其实,各种牧草都有其优缺点,因此,笔者认为,种植牧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根据饲养畜禽品种选择种植不同牧草

牧草的品质主要是指其蛋白质含量与可消化率,饲养对象不同,对牧草的利用也不同,因此,种草养牛、羊可选择墨西哥玉米、苇状羊茅、饲用玉米、苏丹草、杂交苏丹草、黑麦草、冬牧70黑麦草、紫花苜蓿、三叶草等,这些牧草粗纤维含量较高,产量高,营养价值也高,既可以青饲又适宜青贮或调制干草;种草养猪、鸡可选择菊苣、籽粒苋、苦荬菜、串叶松香草等,这些牧草粗纤维含量较低,产量高,含水量高,以鲜喂为主;种草养鹅可选择黑麦草、菊苣、籽粒苋、苦荬菜、苇状羊茅等牧草,因鹅耐粗饲;苏丹草、杂交苏丹草、黑麦草是养鱼最适宜的牧草。

2、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种植合适的牧草

砂质土壤比较适合种植根系大而深的、不耐水淹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等;在重壤土、粘壤土可种植浅根性牧草,如禾本科牧草和莎科牧草等;黑麦草、白三叶喜温暖、湿润条件种植。

紫花苜蓿具有固氮特性,可以培肥地力,它庞大的多年生根系还可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是适合于干旱贫瘠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但它不耐湿热,怕积水;一年生黑麦草品质好,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生长迅速,但在北方地区种植生长不良;串叶松香草喜水肥,耐酸性强,在各种红、黄壤和白浆土上都生长良好,但在盐碱性土壤和贫瘠的土壤种植效果差。大多数牧草喜光而不耐阴,如黄花苜蓿、沙打旺等,若光照不足,产量会受到极大影响,这些牧草应种在向阳的坡地;有些牧草喜光又耐阴,如紫花苜蓿、白三叶、鸭茅等,当光照不足时仍能有较高产量;还有一小部分牧草不能在强光下生长,需要遮荫,如牛皮菜等。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把牧草与果树、农作物通过间混套种形式,实行草林、草农结合,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3、根据利用方式选择种植合适的牧草

生产上,如果以刈割青鲜饲草利用为目的,应以品种的丰产性,也就是牧草的生物产量高低作为选择重点来考虑。如菊苣、籽粒苋、紫花苜蓿、杂交苏丹草、串叶松香草、墨西哥玉米等,这些牧草一般亩产鲜草4000公斤以上,高的甚至上万公斤。如果作为人工草场来放牧,选择品种时除了考虑丰产性能外,要重点考虑牧草再生能力强、密度大的品种,如三叶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等,这些牧草的生物产量季节性变化较平稳,而且耐践踏,有较好的再生性。如果作为调制干草或青贮,除了考虑丰产,还需要考虑牧草的含水量,如紫花苜蓿、杂交苏丹草、三叶草、苇状羊茅、鸭茅等,这些牧草含水量低于叶菜类牧草。

特别需要提醒牧草种植者注意的是,牧草种类较多,不要轻信广告宣传,最好先到科研部门咨询或实地考查、小面积试种后,选择对路的牧草品种规模发展,确保成功,提高效益。千万不要去买新、奇、特种子,因为这些种子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盲目购买后会极大地增加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