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特征与生态特性〗

杂交狼尾草又名杂交象草,是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的杂交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综合了父本高产、母本品质好的特点。杂交狼尾草株高3.5米左右,每株分蘖可达20个以上,刈割后分蘖明显增加。该品种供草期较长,从6月上旬前后直至10月底前后均可供应鲜草,亩产鲜草10000公斤以上,华南地区可达15000公斤,甚至更高。干草粗蛋白质含量9.95%,青刈、青贮均可。全年可刈割5~8次,是牛、羊、兔、鹅和草食性淡水鱼的优质青饲料。

〖栽培与管理〗

1)育苗移栽:长江中下游地区于3月底前后用小棚膜覆盖育苗,由于杂交狼尾草是喜温牧草,所以苗床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有利出苗。播种时用农药(呋喃丹等)拌种,以防地下害虫,一般亩施呋喃丹4~5斤。播种后在排水沟中灌水,进行洇灌,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地面板结,严重影响出苗。当苗长到6~8片叶子时,向大田移栽,亩用种量0.3斤。

2)直播: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种,当平均气温稳定到15℃以上时,可以播种。播前精耕细作,采用行距45厘米的条播,亩用种量0.5斤。长江中下游地区,亩产10000公斤以上。从6月中旬直至初霜前均可供草,7、8月份生长最旺。

3)春季栽植:取老熟茎杆,2~3节切为一段,或用分株苗,按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茎芽朝上斜插,以下部节埋入土中而上部节腋芽刚入土为宜。栽植后60~70天,株高达1~1.5米时即可刈割。

〖饲用价值与利用〗

营养生长期株高1.2米时茎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0%,粗脂肪3.5%,粗纤维32.9%,无氮浸出物43.4%,粗灰分10.2%。茎叶柔嫩,适口性好,宜刈割青饲或青贮,草食家畜均喜采食,也是草食家禽及草食性鱼类的优质青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