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产的准备工作 接产工作是羊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因为准备工作不到位,引起母羊或新生羔羊死亡,就会造成生产上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母羊分娩之前,应该认真做好助产的准备。
(1)产房的准备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产房(在较寒冷地区可用塑料暖棚)的准备,应当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致。在妊娠母羊群进入分娩期前3~5天,必须把产房的墙壁和地面、运动场、饲草架、饲槽、分娩栏等打扫干净,并用3%~5%的烧碱溶液或10%~20%的石灰乳水溶液或者商品消毒液(如百毒杀等,用量参考说明书)进行彻底的消毒。消毒后的产房,应当做到地面干燥,空气新鲜,光线充足,冬季还应做好产房的防寒保温工作。
产房内可划分为大、小两处,大的一处放日龄较大的母子群,小的一处放刚刚分娩的母子。运动场内也应分成两处,一处圈母子群,羔羊小时白天可留在这里,羔羊稍大时,供母子夜间停宿;另一处圈养待产母羊。
(2)饲草、饲料的准备 母羊在临产至产后的20天,要停止放牧,准备的饲草、饲料量要比其他时间多,而且质量也比较高,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草、料,一定要种类多、数量足、质量优。混合精料一定要是营养比较全面的配合料和混合料;干草最好是适口性强、容易消化的豆科牧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块根块茎饲料和青贮饲料。在牧区,在产房附近,从牧草返青时开始,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用土墙、草坯或铁丝网围起来,作为产羔用草地,其面积大小可根据产草量、牧草的植物学组成以及羊群的大小、羊群品质等因素决定,但草量至少应当够产羔母羊一个半月的放牧为宜。
有条件的羊场及饲养户,应当为冬季产羔的母羊准备好充足青干草、质地优良的农作物秸秆、多汁饲料和适当的精料等,对春季产羔的母羊,也应当准备至少可以舍饲15天所需要的饲草、饲料。
(3)接产人员的准备 接产人员应有较丰富的接羔经验,熟悉母羊的分娩规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接羔是一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为确保接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每群产羔母羊除专门接产人员以外,还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劳动力。同时,接产前,接产人员的手臂应洗净消毒。
(4)用具及器械的准备 在接产前要准备肥皂、毛巾、药棉、纱布、注射器、体温计、听诊器、细绳、塑料布、照明灯、70%~75%酒精、2%~5%碘酒、催产药等。有条件的场或企业可以准备一套常用的产科器械。
2.接产
母羊正常分娩时,胎儿会自然产出,此时,接产人员的工作主要是观察母羊的分娩情况和护理初生羔羊。
母羊正常分娩时,在胎膜破裂、羊水流出后几分钟至30分钟左右,羔羊即可产出。正常胎位的羔羊两前肢夹头,出生时一般两前肢及头部先出,并且头部紧靠在两前肢的上面。若是产双羔,先后间隔5~30分钟,但也偶有长达数小时以上的。因此,当母羊产出第一羔后,必须检查是否还有第二个羔羊,方法是以手掌在母羊腹部前侧适力颠举,如是双胎,可触感到光滑的羔体。
在母羊产羔过程中,非必要时一般不应干扰,最好让其自行分娩。但有的初产母羊因骨盆和产道较为狭窄,或双羔母羊在分娩第二只羔羊时已感疲乏的情况下,这时需要助产。其方法是:人在母羊体躯后侧,用膝盖轻压其肷部,等羔羊最前端露出后,用一手推动母羊会阴部,待羔羊头部露出后,再用一手托住头部,一手握住前肢,随母羊的努责向后下方拉出胎儿。
3.初生羔羊护理
(1)清除黏液 羔羊产出后其身上的黏液,最好让母羊舔净,这样对母羊认羔有好处。如母羊恋羔性弱时,可将胎儿身上的黏液涂在母羊嘴上,引诱它舔净羔羊身上的黏液,也可以在羔羊身上撒些麦麸,引导母羊舔食,如果母羊不舔或天气寒冷时,可用柔软干草或者用消过毒的毛巾把其口腔、鼻腔里的黏液掏出、擦净,以免因呼吸困难、吞咽羊水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同时,避免羔羊受凉。
(2)断脐 羔羊出生后,多数情况下都是会自己扯断脐带。在人工助产下分娩的羔羊或者没有能自行断脐的,可由接产人员断脐带。断前可用手把脐带中的血向羔羊脐部挤几下,然后在离羔羊肚皮3~4厘米处一只手固定住靠近羔羊腹部的部分,另一只手抓住剩下部分用力拧断,也可以用止血钳夹断或剪断。断脐后一定要用5%碘酒消毒断口处,防止断脐口处感染。
(3)假死羔羊护理 羔羊生下时发育正常,但生下后不呼吸或有很微弱的呼吸,而且肺部有啰音,心脏仍有跳动,这种现象称假死。
造成假死的原因:①胎儿过早发生呼吸动作而吸入了羊水;②子宫内缺氧;③难产、分娩时间过长或受惊等原因。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认真检查,不应把假死的羔羊当成真死的羔羊扔掉,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假死羔羊的抢救方法:①首先将呼吸道内的粘液或羊水完全清除干净,再用酒精棉球或微量碘酒滴入羔羊的鼻孔里刺激羔羊呼吸或向羔羊鼻孔吹气、喷烟来刺激羔羊呼吸,使之苏醒;②将羔羊两后肢提起悬空并轻轻拍打其背、胸部;③将假死羔羊放平,两手有节律地推压胸部两侧,也可使假死的羔羊苏醒。若有冻僵的羔羊,应立即将其移进暖室进行温水浴。水温由38℃开始逐渐增加至45℃,在进行温水浴时应将羔羊的头部露出水面,同时结合腹部按摩,等待羔羊苏醒后立即擦干全身。
(4)扶助站立 羔羊产下后10~40分钟左右便可以站立起来,但站立不稳易摔倒,此时要接产人员的扶助,防止摔伤。
(5)哺喂初乳 初乳就是母羊分娩后在4~7天内分泌的乳汁,色泽微黄,略有腥味,呈浓稠状。初乳的营养物质十分丰富,与常乳相比干物质含量约高两倍。其中矿物质约高1.5倍,蛋白质高出3~5倍,并且富含维生素。特别重要的是,初乳含有多种抗体、酶、激素等,这些物质可以增强初生羔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且具有轻泻作用,以便羔羊及时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强化消化功能,所以应尽早地给羔羊哺喂初乳。羔羊产下后,母羊会及时舔干羔羊身上的粘液。羔羊睁眼站立后,会发出叫声,母羊也同样会发出低调亲切叫唤,这时就可以人工帮助羔羊找到乳头开始哺喂,但第一次哺乳注意不可过饱。 母山羊的恋羔性一般不很强,如山羊羔离开母羊太久,会出现母羊拒认羔羊的现象。绵羊的母子关系较紧密,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4.产后母羊护理 母羊分娩后非常疲惫,口渴,应给母羊饮温水,最好是用麸皮、食盐和温热水调制成的麸皮盐水汤。以补充母羊分娩时体内水分的消耗,帮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增加腹压和恢复体力。但母羊一次饮水量不要过大,以300毫升为宜,产后第一次饮水过量,容易造成真胃扭转等疾病。母羊分娩后,应剪去乳房周围的长毛,用温水或消毒水清洗乳房,再用毛巾擦干,把乳房内的陈乳挤出几滴,以便羔羊及时吃到干净卫生的初乳。
5.胎衣排除 羊的胎衣及其附属物通常在分娩后2~4小时内排除。胎衣排除的时间一般需要0.5~8小时,但不能超过12小时,否则会引起子宫炎等一系列疾病。 母羊产羔后有疲倦、饥饿、口渴的感觉,个别母羊会咬吃胎盘和沾染胎液的垫草,所以,产后应及时给母羊饮喂一些掺进少量麦麸的温水,或饮喂一些豆浆水,以防止母羊吞食胎衣。
6.羔羊的寄养 羔羊出生后,如果母羊意外死亡或者母羊一胎产羔过多,便应给羔羊找保姆羊寄养。产单羔而乳汁多的母羊和羔羊死亡的母羊都可充当保姆羊。寄养的方法是将保姆羊的胎衣或乳汁抹擦在被寄养羔羊的臀部或尾根;或将羔羊的尿液抹在保姆羊的鼻子上;也可将已死去的羔羊皮覆盖在需寄养的羔羊背上;或于晚间将保姆羊和寄养羔关在一个栏内,经过短期熟悉,保姆羊便会让寄养羔羊吃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