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攀登高处,合群性强,喜干燥厌潮湿。生产中就要根据它的特点进行管理。上午露水未干时不能放牧,在草架内或草筐投牧草进行补饲,带羔羊及育肥羊还要分栏另行加喂一点精料。一般根据放牧时间的长短、季节、草场好坏,每只羊每天上午分次投饲1-2.5公斤的牧草。水槽内不能断水。放牧前要事先上山开辟通道,开始几个月采用前牵后赶的方式把羊赶上山,并计划好山场,有计划地轮流放牧,放牧时间应尽可能安排多些,待露水干后即可出牧,夏日炎热时中午可赶回休息或在树荫下歇息。尽可能做到每只羊一天中有3次吃饱的时间。据我们多次实践观察,上午8时出牧后两个小时内,羊群采食有一个认真吃草的高峰,也不太挑食,吃饱后有一个休息过程,中间还有一个采食高峰,收工回栏前2小时又有一个认真吃草的高峰,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叫做“一天三个饱,年年产双羔”。如放牧时间不足就会出现采食不足。如上午不补饲,放牧时间又少,那就会造成羊群“骨瘦如柴”的局面。羊群怕水也怕雨,放牧中遇到大阵雨,羊群会自动跑回羊栏,待雨停后可以再赶上山。如遇春季连续下雨,只要雨不太大,是微风微雨,也可以照常放牧。平时要发现和训练好头羊。公羊不能当头羊,要选择每次放牧都走在前头,产羔多而又健壮的母羊当头羊。放牧区域应按照冬放阳坡春放背,夏放岗头秋放地的原则适当安排。种公羊最好不要随群放牧,单独关在栏舍饲喂,每天至少补饲0.5公斤精料,及7.5公斤左右的青草。
(一)四季放牧管理要点
春季放牧:因羊经过了漫长的冬春枯草季节、羊只膘差,嘴馋,易贪青而造成下痢,或误食毒草中毒,或是青草胀。春季草嫩,含水量高,早上天冷,不能让羊吃露水草,否则易引起拉稀。
夏季放牧: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炎热、暴雨,蚊虫多,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秋季放牧:秋季天高气爽,牧草丰富,而且草籽逐渐成熟,应该是“满山遍野好放羊”的季节。
冬季放牧:冬季天渐转寒,植物开始枯萎或落叶,并有雨雪霜冻。放牧中,应注意防寒、保暧,保膘,保羔。
(二)放牧注意的问题
1、放牧地点要随季节变化:冬春天气寒冷时应在阳坡上放牧,夏天高温时在通风良好的高地放牧,而秋季可在山腰或平地放牧。
2、放牧时间要控制:草场好,草丰盛时,可缩短放牧时间,反之如果草稀少,枯黄时,应延长放牧时间,春天青草鲜嫩,适口性好,但干物质含量较低,此时羊爱吃,采食快,但消化也快,容易饿,而且鲜嫩牧草采食过多易拉稀。因此要注意控制采食量,归牧后适当补喂干草和精饲料,以防止腹泻和掉膘。秋冬季草质和适口性差,要适当延长放牧时间。
3、要防止感染寄生虫:在肝片吸虫、绦虫、线虫等寄生虫的生活史上,螺、螨、蚂蚁等是中间宿主,这些宿主在潮湿阴雨、晨露等环境中活动频繁。山羊如采食了寄生虫宿主密度大的饲草,就会感染寄生虫。因此,早晨和雨天不要放牧,一般待露水干后把阳泉放出去;采割回来的鲜草,应该在晾干后喂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